Jan 4, 2008

从蔡细历说起

很多年前,我对蔡细历的印象,停留在妈妈的那一句话。
“我以前曾经在他峇株巴辖的妇产科诊所挂号看病”,妈妈指着报上的他说。
近年,我对蔡细历的印象停留在扶摇直上的马华副总会长兼卫生部长。
现在,平地一声雷的性爱光碟及随后的引退,相信大家都对蔡细历印象深刻。至少在2008年肯定如此。

2005年拍下的光碟出现在选举年,即便无法考究幕后黑手为何许人,这已经很明显的是一场政治陷害。开始时我没有想要看该光碟的念头,因为已经从友人口中得知片中男主角是何方神圣。到了蔡细历正式公开承认时,事情也得到进一步的证实。

所以,对于四处打听有关光碟的人,我真的很好奇,到底观看上述性爱光碟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在哪里?如果之前你是基于只相信自己的眼睛,而非得亲眼求证不可,那么到了蔡细历承认自己就是光碟中的男主角后,你又是为了什么理由而非看不可呢?

你是想证实蔡细历有没有胡乱替别人认错吗?还是想看看传说中的“卖花女”长什么样子?
你是想从中追踪线索,协助警方侦察偷拍者吗?还是想见识前马华副总会长的床上表现?
你认为这是体现媒体自由的行为吗?还是因为没看过这个光碟会很out-dated、没面子?
你认为这是行使你身为选民的知情权吗?还是纯粹只是想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和偷窥欲?

作为一位已婚男士对婚姻的不忠和作为一位领袖私生活的不检点,与整个被设计的偷拍光碟是两回事。在这个龌龊的政治阴谋上,被偷拍的蔡细历和女事主都是隐私权被侵犯的受害者。每一个人每一次的观看都是对受害者的二度伤害,也是对于偷拍文化及卑鄙政治手段的默许。我们凡事都应该持有同一标准,不管牵涉的人是你同情的、尊敬的、不屑的,甚至是讨厌的。

蔡细历当机立断的承认与道歉,相当程度出乎我意料之外。当然,我也认为这样的道歉绝对是权宜之计,尤其是他过后在辞职时感叹“我以为认错很伟大,原来不是每次的诚实都会有回报”,更令他之前道歉背后的计算无所遁形。但是再三思考之后,我觉得,就现实意义来说,在这起事件上,他可以做到的最好做法就是公开坦承并道歉。虽然,我们无法检验他的道歉的诚意度;虽然,他起初的“道歉但并不辞职”明显存有侥幸心理。

做错事(虽然所谓的“错”涉及到知情权和隐私权的争议)勇于承担本来是小学道德教育就学过的。问题是我们身处在一个做错事不需认错的国度,因此蔡细历的道歉对很多人来说显得弥足珍贵。对我来说,蔡细历公开承认的做法值得正面肯定,但是总的来说他始终不是值得我敬重的政治人物。这样的评价倒无关其婚外情及私生活,而是身为执政集团成员党第三把交椅的他,并没有在在位期间为人民作出与其职位相称的争取与贡献。

知情权对我们的社会是一样新事物。我们应该藉着这次的事件,对于知情权的概念以及它和隐私权之间的牵扯作出更深入的探讨及辩论。这一刻的人们之所以对于人权有着完整的概念与理论,都是经过长期思想上的再三试炼和冲击而换取回来的。我们对于知情权的概念也将随着时间与经历的增长而更加确定。

所以,总结这宗轰动全国的性爱丑闻,我觉得其正面意义在于,我们终于有一位需要为了做错事道歉、因为(据报章所说的)民意而辞职的领袖;我们终于有机会针对知情权与隐私权去交换意见、探讨辩论。

好了,一切已经尘埃落定。请不要再去理会蔡细历种种心有不甘的“很多人都有女朋友,只是没有说出来”言论,或荒谬的“最大的错误是去同一间酒店”感慨;请不要配合令人鄙视的光明日报去追踪光碟女主角究竟是谁。请把你的目光回到司法丑闻林甘影片、阿丹杜亚炸尸案、巴生自贸区事件陈广才、巴生土霸王查卡利亚等等不了了之的案件身上。

我们要这个终年是非颠倒、黑白不分的国家终于正常,就从2008年开始。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