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p 26, 2010

最后遇上最初

阳明山、三峡莺歌老街、师大夜市、诚品书店的剪影散落在我和傻瓜相机的记忆里,构成我的台北印象的主要元素;九份、淡水、士林夜市则继续滞留在旅游手册里,只是陌生的名词。匆匆见识了台北的繁华和活力,在告别之即却无意地闯进她的的发源地,就像层层拨开的洋葱,在倒数离开的最后的夜晚,再从这座城市的原点去认识她一遍。如果不能免俗地必须回答“最喜欢台北的哪一个地方”之类的问题,我的答案毫无悬念地,是万华。

事实上,没有针对台北做很多功课的我根本不知道万华这个地方的存在。那晚逛完台大附近的书店,朋友给了我三个选择:西门町、万华、士林夜市。幸好毫无头绪下作出的选择并没有让我后悔。结果一行半打人就和朋友的台湾朋友阿灰约在万华碰面。

台湾有句话说“一府二鹿三艋舺”,指的是清代台湾南、中、北三大繁华城镇即台南、鹿港和艋舺。艋舺也称文甲,指的正是 今日台北的万华区。“艋舺”对我来说本来只是一出台湾电影的名称,走过这一段以后,即使时至今日依然没看过这部电影,却对戏里欲重现的那个台北的年代,和躲在台北市一角的万华有了具体的画面和淡淡的感情。

据说,当时原住民平埔族人以独木舟自淡水河载运农产品与汉人进行交易。而平埔族凯达格兰语称独木舟为“Mankah”,因此汉人以台语译音把该地名为“艋舺”。由于“艋舺”台语发音与日语“万华”相似,所以及后在日治时期又被当时的日本政府易字为“万华“并沿用至今。

踏出捷运万华站,我们在细雨纷飞的夜里步行前往位列二级古迹的台北第一名刹-龙山寺。“昏黄的斜阳,龙山寺的老墙” ,方文山为世博台湾展览馆主题曲写的词,隐喻了龙山寺的“江湖地位”。夜色中龙山寺越显金碧辉煌,百年古刹多年来屹立万华,联系着过去和未来。袅袅香火陪伴着台北的兴衰与变迁,见证了台湾的喜怒与哀乐。成为日新月异社会中少数的不变。


龙山寺创建于清乾隆3年(1738),是台湾现存最完整精美的清代建筑。


我们被告知万华夜市就是电影《艋舺》中多场追逐场面的拍摄现场。除了售卖野味,也是性别平权倡议组织日日春的朋友工作的地方。


十分有型的理发店:好帅理发店

经过一片翠绿的店面,我们已经来到了香火鼎盛的龙山寺的邻居-青草巷。龙山寺和青草巷的毗邻并非偶然。龙山寺的左侧有道可通往青草巷的小门。当年有病痛的人们都会到龙山寺求取药签,然后通过小门往青草巷采购青草药材医治。后来民国七十年间,流传数百年的历史上药签被药政单位以妨害医药条例为由而禁止。但是青草巷这个体现传统文化智慧和中国草药学问的聚点却保留至今。


在西方医药未普及的年代,青草药店老板都通过民间口传的药方为人们以草药治病,所以这小小的巷子又被称为“救命巷”。


大伙儿试喝青草茶,结果苦不堪言..但愿我们从此能成为人上人。

越过马路,沿着长廊,一行人来到剥皮寮历史街区。剥皮寮的名字来源,据称是因为清代由福州运抵艋舺的木材都在此地剥去树皮。由于当时已过开放时间,我们只能在外头引颈张望。阿灰向值勤守卫说明我们远道来自马来西亚,明天就要回国,所以希望他能够允许我们在附近逛逛。怎知守卫竟然表示可以让我们进去关闭了的历史街区走走。这个出于意料的结果令到大家雀跃不已,半打人由历史街区逛到《艋舺》展览馆时都处于极致的兴奋状态。日祥旅社、印象宾馆、爱其华表、康定糊纸店..剥皮寮的传统建筑及店面让人恍如走入时光隧道,重温当时的、体验过去的记忆。
  

在此取景的电影《艋舺》大受欢迎后,艋舺和剥皮寮也成为了密不可分的两个符号。


除了电影《艋舺》,你应该还在SHE的《我爱雨夜花》MV里见过剥皮寮。


《艋舺》剧照。


半打废废的家伙在“忠义”二字面前努力演绎“义薄云天,两胁插刀”的酷酷感觉,却敌不过一旁守卫先生的亲切笑容。

虽然那已经几乎是半年前的事情,但是当晚守卫先生把已关闭的剥皮寮历史街区大门打开,当黑暗中街道的灯光突然亮起的那一刻,点点霓虹灯光点缀出的那个美丽的画面以及心情,我到这一刻还记忆犹新。

灯亮了,历史街区刹那间也醒了。

旅行很多时候并不在于目的地,而是一种心情。一张旅途中的照片会随着年月的消逝而褪色;路过时尝过的美食终究会被味蕾混淆或遗忘;但是和当地人的互动留下的正面回忆,却总会常驻记忆的某个角落,纵使多年后偶然想起,依然会心头一热,会心一笑。

2 comments:

lkf said...

旅行很多时候并不在于目的地,而是一种心情。
这句话太赞了。

ShiQing said...

我可不可以说..英雄所见略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