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n 14, 2009

走过柬埔寨

在柬埔寨的第二天,有人已经开始倒数离开这里的日子。酷热的天气确实严重干扰着大家的情绪。我无法假装艳阳不存在,只能在探寻古文明的同时,尝试接受炎炎四月天。

我必须承认,我对于古迹的热情大概在旅程中的第二天就几乎被完全消耗,剩余的也在第三天随着高温蒸发空中。望着一幅又一幅精细的浮雕,一座又一座雄伟的高塔,我开始混淆这和那的分别,对导游说的故事也逐渐失去专注力。一直重复在我脑海盘旋的,倒是“世界文化遗产和废墟,其实就那么一线之差,究竟该谁来为我们做价值判断?”,“当年国王们一声令下筑城建寺,究竟有多少高棉子民为此前仆后继,付出一生?”之类的疑惑。当然,没有国王们的命令,就没有我面前的世界文化遗产。我明白他们和它们的伟大,只是也感受到“万人之上”的超然地位和权力的可怕,所以无法真诚感动。我毕竟还是比较喜欢简单的事物,多于伟大的东西。

回忆中的柬埔寨,是黄色的。赤黄色的尘土、褐黄色的皮肤、灰黄色的烤蛋...整个吴哥之旅,我最喜欢是坐嘟嘟车(tuk tuk)前往女皇宫时,闯进乡间小路的那一段;最快乐的是骑着脚踏车依着地图随心出发的那一天。

嘟嘟车老引擎发出的声音划破了乡村的宁静。车轮极速转动把我们和目的地拉近,然而马路两旁的风景却比目的地更吸引我的目光。眼角在快速倒退的场景里搜索,发现了陪伴着稻田的老牛、年迈的高脚屋、笔直的棕榈树、在做梦的吊床、听不明白的音符、大锅子及炊烟、赤脚的小孩...偶尔,载满小孩的卡车从旁呼啸而过,留下我兀自猜度他们的目的地。

售卖瓶装汽油的商店和属于新年的星型吊饰在暹粒随处可见。


乡区一个售卖编织品的摊子。

暹粒的存在仿佛只为了吴哥古迹;吴哥古迹的存在仿佛只为了柬埔寨的旅游大业;我们这些游客的到来仿佛只为了“到此一游”并涉猎永恒的美丽。无奈的事实不只这些,还包括一旦踏足旅游区,外来的游客和当地的小贩的身份就是对立的。有时我甚至会想,我们对当地人来说,充其量就是张“会走动的美金”吧?所以,我们和旅游区的柬埔寨人之间,注定只有交易。就连脸上的笑容,可能也只不过是一种售后服务。各取所需,干脆利落,本来就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却一直让我难以释怀。我想,如果我的身份是位老师或者义工,我或许可以跨越那道墙。虽然,我终究只是一个游客。

据导游说,吴哥古迹是许多柬埔寨人一生中梦寐以求前来参观的地方。适逢高棉新年,吴哥古迹聚集了许多慕名前来的当地人。

吴哥古迹内四处都有兜售纪念品的小孩。年纪5到10岁不等的小朋友们都受过训练,语言能力强,同时也善于掌握游客心理。对于小孩们的叫卖,我总是微笑摇头,或说“no, thank you”。要随时处于“备战”状态,同时不断回绝一个又一个的小朋友,对我来说不是件容易的事。可是,我不想让我的廉价同情心为童工提供市场。柬埔寨儿童机构一直呼吁游客们,不要施舍孩童或向孩童们购买商品,因为这会把孩子们继续留在街头而不是学校。游客的到来,或许使得暹粒的生活水平普遍上比柬埔寨其他地方提高,但是我们的出现同时是否带来了更大的伤害呢?

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洞里萨一隅。对于“参观别人的生活”,我始终感到不太自在。


小孩自顾地在水中玩耍,却被突兀的我们打扰了。


由于游客通常对于叫卖的孩童比较没有抵抗能力,间接造成更多孩童被迫辍学工作。


两个小妹妹的背影不期然让我想起我家的两姐妹。

旅行时的独处时光是最好自我沉淀的时候。身处在一个没人认识的陌生地方,思路反而变得清晰,也更容易听见心里的声音。清晨,我骑着脚踏车,缓缓地赶在太阳探头前向吴哥出发。躲在树林里的蝉用尽力气发出声音,提醒大家它们的存在。嘟嘟车从我左边超前,接着扬尘而去,留下混浊的空气,和在后头慢慢地踩脚踏车的我,在思考着一些纠缠的是非对错,尝试着解开一些困惑,确定一些想法。

太阳升起的时候,在啜饮远古文明的同时,我为即将完成另一个旅程而感到开心,也暗暗记住了在路上学到的点滴。


此时此地,wish you were here.

4 comments:

MY home tutor said...

我买了三天的票,只去了两天,都是骑脚车去。自行车遨游古城的乡间小巷,自由多了。本来想骑去女王宫的,但旅途太远,时间也不早了,所以放弃。

tehyeekeong郑屹强 said...

我看在写多几篇、去多几个国家,你也是时候准备出书咯!

看样子很可能会大卖哦!

ShiQing said...

Alex,
走完这一段心里其实蛮实在的,但却和古迹无关。我坚持认为,伟大的景点世界各地都不缺,让这一个地方和那一个地方对你来说不一样的,是住在里面的人们和他们的故事。

屹强,
你打算跟我买几本?=P

Unknown said...

關於出書,剛翻了朋友帶回來林悅的"榴槤國度",有濃郁的馬國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