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 8, 2007

历史老师与八块砖头

最近几个月都在上着中国近代史的课,老师是田英成先生。之前并没听过他的大名,更说不上什么认识。别人只管把他叫作“东马资深报人”。对于这一段过去我不知道也没打算研究。但对我来说,他就是个和蔼友善,因为爱喝啤酒而有个圆圆可爱的肚腩,每个星期四为我说故事的田老师。

田老师记性十分好,同学们问起某个人物或事件,老师就马上年份、背景、事件娓娓道来,感觉就像在电脑按“搜索”键般干脆利落,令人佩服。尤其老师只听一次就能够记住我的名字,真是不简单。

这个星期的题目是五四新文化运动,老师新年前答应过我们,要把他珍藏的《新青年》杂志带来让我们看看。今天,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本封面字样经已模糊得无法清楚辨认,约莫25cm x 20cm见方,厚达寸半,朱红色的一本书。它的全名,叫作《新青年》装订本第七册。

《新青年》的前身是由陈独秀创办于1915年9月15日创办的《青年杂志》。由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六人轮流主编的它,在新文化运动里扮演着传播革新观念的重要角色,举足轻重、影响深远。《新青年》的出版年份介于1915至1923之间,而我们手上的这本第七册则是后来装订而成的合辑。所以论年龄,论辈分,我都必须恭恭敬敬地叫它一声“爷爷”。

爷爷除了脸庞在岁月的流逝中逐渐模糊之外,时间经过他身边的时候,也帮他镀了一层褐黄的独特色泽。另外,爷爷还患了骨骼疏松症。所以大家传阅时都分外小心翼翼,深怕把这具历史意义、纪念价值的杂志给弄坏。

爷爷本身有趣,但原来爷爷背后的故事和他的主人也同样有趣。话说,田老师共拥有8册《新青年》杂志,是向别人买过来的。

“8册,RM1000。”老师说。

大家一阵错锷,嘴巴和眼睛都张得大大的。我对这杂志的身价没什么研究,但也知道这算很贵。纳闷怎么老师把“RM1000”说得就像“RM10”似的。

“1973年”老师补充。

这次,大家的瞳孔放大程度和口腔的扩张尺寸马上比之前又增加了20%。我对那个年代的物价和货币没什么概念,但也隐约感觉到老师的“8册,RM1000”是十分豪气的。

为了使我们更了解这8册《新青年》的价值。老师做了好些对比。比如说,RM1000在那个时候可以买到一块地。另外,当时在古晋当总编辑的他,每个月的薪水是大概RM300。这么一比较,大家就可以更明白当时这8册《新青年》对老师的价值。用三个月的薪水去换八块砖头,加上之前他说家有藏书2万本,老师对书的认真与热爱真有点匪夷所思。看来大家还得好好加油!

有人说,大概爱书成痴的人才会作这样疯狂、荒谬的事情。当然,有这样意愿,也要有这样的能力。可是现实的情况往往是,有这样的能力的人,却未必愿意这么做。所以我相信,「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为了心中最真切的渴望而努力、不顾一切,是一件十分美丽、浪漫的事情。

每个人都有心中的一把尺,只有自己最清楚,什么是你最想要的。虽然有些决定、行为在别人看起来是傻是笨,但像老师这样,只有把书捧在怀里的他自己最清楚,什么叫做「值得」。

10 comments:

Anonymous said...

那历史老师讲课不会闷吗?

ShiQing said...

好些人第一堂课过后就消失了,不排除是因为闷。
我倒觉得还好咧。没有七情上面、比手划脚的精彩;但平实中却有深度。
By the way...我都不怕闷的 =P

Anonymous said...

哇哈哈,我就是第一堂课过后就消失了的人。真惭愧,不过我是不喜欢他的讲课方式,所以也不来了。

ShiQing said...

哦...原来你就是传说中的“有些人“ =P 对啦对啦..我想起来了,我们做过半天的同班同学。
其实一开始觉得你的问题有点怪怪的,所以我就努力地回想你是不是有来上过课,但却想不起。我应该是把你想成光庆了..真是pai seh...

每个人的喜好和要求不同,只能说没缘分咯。

(P/S:借问一下,到底第一堂课时光庆有在吗?突然发觉自己记忆力急速衰退,开始有些惊慌...)

Chang Lih Kang 郑立慷 said...

平实中却有深度,就是呈现方式不好啦,讲到这么委婉。

我看这样吧,叫他出席我们的口才训练班,不收他钱;然后我们“抵得念”一点,免费让他练习,听他讲历史课。

ShiQing said...

郑先生:
请不要企图通过“委婉”这个字眼,把我塑造成一个虚伪的人!

通常都是这样的嘛,有内容的人不在意呈献方式;没什么内容的,不就要花俏点吸引人咯...eh,你是哪个category啊? =P

Anonymous said...

基本上,我是属于偶像实力派的。心照嘞!

周小芳 said...

诗情姐,我该不该为这种脸皮厚的学长感到惭愧?

ShiQing said...

小芳:
习惯就好啦...只要他老人家开心,我们不就顺一下他意咯。
反正对于他的「惯性车大炮及间歇性自吹自擂」(opps...不小心泄漏了他的秘密!),我们这些后辈已经麻木到有Learned Helplessness了 =P

Robert Lua Khang Wei said...

立慷的特别之处就是不介意让别人有机会讽刺和取笑他,为大家带来欢乐。

不过,我同意他说的哦。

话说回来,新青年杂志是当时伟大的一本杂志。以年轻的火照亮中国人的心,激起改革千重浪!办杂志的他们可说的上是热血青年!

陈独秀(1879年10月9日—1942年5月27日)也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者之一和早期最主要的领导人。